网站首页企业百科 产品百科 技术百科 人物百科

板壳式换热器 我有新说法
32 0
板壳式换热器[1] 是以板管作为传热元件的换热器,又称薄片换热器。它主要由板管束和壳体两部分组成。将冷压成形的成对板条的接触处严密地焊接在一起,构成一个包含多个扁平流道的板管。许多个宽度不等的板管按一定次序排列。为保持板管之间的间距,在相邻板管的两端镶进金属条,并与板管焊在一起。板管两端部便形成管板,从而使许多板管牢固地连接在一起构成板管束。板管束的端面呈现若干扁平的流道板管束装配在壳体内,它与壳体间靠滑动密封消除纵向膨胀差。设备截面一般为圆形,也有矩形、六边形等。A流体在板管内流动,B流体则在壳体内的板管间流动。

目录

板壳式换热器简介

板壳式换热器是以板管作为传热元件的换热器,又称薄片换热器。它主要由板管束和壳体两部分组成。将冷压成形的成对板条的接触处严密地焊接在一起,构成一个包含多个扁平流道的板管。许多个宽度不等的板管按一定次序排列。为保持板管之间的间距,在相邻板管的两端镶进金属条,并与板管焊在一起。板管两端部便形成管板,从而使许多板管牢固地连接在一起构成板管束。板管束的端面呈现若干扁平的流道板管束装配在壳体内,它与壳体间靠滑动密封消除纵向膨胀差。设备截面一般为圆形,也有矩形、六边形等。A流体在板管内流动,B流体则在壳体内的板管间流动。

板壳式换热器优点

板壳式换热器是介于管壳式换热器和板式换热器之间的一种结构形式,它兼顾了二者的优点:
①以板为传热面,传热效能好。传热系数约为管壳式换热器的2倍。
②结构紧凑,体积小。
③耐温、抗压,工作温度可达800℃,工作压力达 6.3兆帕。
④扁平流道中流体高速流动,且板面平滑,不易结垢,板束可拆出,清洗也方便。但这种换热器制造工艺较管壳式换热器复杂,焊接量大且要求高,因而它的推广应用受到一定限制。板壳式换热器用于化工、造纸、制药和食品等工业部门。典型产品主要用于要求传热效能好而停留时间短的食品、医药等加工工业。

板壳式换热器应用领域

LHWP系列全焊板式换热器/板壳式换热器适合于液-液、汽-液、气-液、气-气等换热过程,同时还可以作为冷凝器、蒸发器等。的宽流道设计,尤其适合于含有大量固体颗粒和纤维悬浮物等工艺介质的加热和冷却工艺要求。

板壳式换热器石油天然气领域

◇热回收、冷却、加热、冷凝、脱水和重煮工艺,可以用于气体、轻油和重油产品;
◇用于蒸馏器、分馏器、加氢裂化、干燥、脱硫及类似工艺;
◇喂料水的预热、热回收工艺;
◇液化石油气的再液化工艺。

板壳式换热器石油化工领域

◇用于冷凝、加热、冷却、热回收和重煮工艺;
◇应用于有机物,如石蜡、芳香烃、醇、醛、酮、醚、有机酸、脂等的加热和冷却;
◇应用于有机酸和腐蚀性酸的加热和冷却;
◇高粘度聚合物或有机物的加热和冷却;
◇矿物油的加热和冷却;
◇气体的冷却和干燥,如氧气、氢气、氮气、二氧化碳等。

板壳式换热器食品行业

◇植物油(棕榈油)加热和冷却工艺。

板壳式换热器制药和特殊化工工艺

◇用于冷凝和除雾工艺;
◇卫生级的气体冷凝工艺;
◇水蒸气和溶剂的回收工艺;
◇合成氨冷却工艺。

板壳式换热器暖通空调、区域供热

◇循环水加热工艺;
◇蒸汽加热(热电联产首站);
◇热回收工艺;
◇低压蒸汽热回收工艺;
◇高温介质换热;
◇蒸发器和冷凝器(适合于任何制冷剂)。

板壳式换热器能源及其它领域

◇空气预热器/回热器;
◇在氧化铝生产种子分解工艺中的应用。

板壳式换热器发展

欧美发达国家于20世纪80年代起开始竞相开发、研制各种形式的板壳式换热器。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为法国Packinox公司,该公司于20世纪80年代在催化重整装置中用一台大型板壳式换热器替代传统的管壳式换热器组。20世纪90年代末期,Packinox公司又将大型板壳式换热器用于加氢装置。该公司的产品得到UOP(美国联合油)的认证,其产品主要用于的催化重整及加氢装置。而板壳式换热器在中国的起步比较晚。1999年兰州石油机械研究所研制成功大型板壳式换热器,该产品具有水平、结构的全焊式板式换热器,并已经在炼油厂重整装置,化肥厂水解解吸装置及集中供热换热站等场合得到应用。于1999年5月8日通过中国石化总公司鉴定。同时为尽快将板壳式换热器产品转入产品化生产,投资数百万元初步建成了大型的板壳式换热器生产线。
参考资料


目录
相关产品RElATED PRODUC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