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企业百科 产品百科 技术百科 人物百科

电液转换器 我有新说法
30 0
电液转换器是指将电压或电流形式的信号转换为液体压力或流量信号的装置。电液转换器中有代表性的是电液伺服阀,它是电液伺服系统中连接电气和液压两种元件的桥梁,是该系统的一个关键部件。[1]

目录

电液转换器简述

在电气液压型调速器中,测速、综合比较、调差、缓冲、开度限制等均已由电气回路来完成,电气柜输出的是综合电气信号,机械柜仅是一个液压放大装置。为实现电气部分与机械部分的联系,需要将电气柜输出的综合电气信号转换成机械位移,通过液压放大,最后去操作导水机构。
电液转换器就是实现这个转换工作的关键元件。电液转换器能够将电气柜输出的综合电气信号转换成具有一定操作力和位移量的机械位移信号,或是转换成具有一定压力的流量信号。机械位移信号可以用来操作引导阀;流量信号则可以控制中间接力器或直接控制辅助接力器,但这种输出流量信号的电液转换器的制造比较困难,而且对油的要求也比较高,国内较少采用,多使用输出为机械位移的电液转换器。
电液转换器能够将小电功率的电信号输入转换为大功率的液压能(流量与压力)或位移输出。在电液伺服系统中,将电气部分与液压部分连接起来,实现电液信号的转换与放大。电液转换器是电液伺服系统的核心部件,它的性能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稳定性、控制精度和响应特性;也直接影响到系统可靠性和使用寿命。[2]

电液转换器组成

电液转换器由两大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电气-位移转换部分;另一部分是液压放大部分。电气-位移转换部分就是在由磁钢、铁芯等组成的磁路气隙中置有一组线圈。线圈由弹簧平衡在中间位置。这一组线圈通常有三个,其中两个为工作线圈,在机组转速为额定值时,这两个工作线圈中通过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电流,线圈在磁场中处于相对平衡位置,当机组转速变化时,电气柜输出的综合电气信号会使线圈中的电流产生一个差值,因而磁场对线圈产生一个沿轴线方向的作用力,作用力的方向决定于差动电流的方向。当线圈受力沿轴线方向移动时,带动与线圈相连的控制套沿轴向移动。第三个线圈为振动线圈,输入工频电流使控制套产生频率为50I-Iz,振幅约为±0.02mm左右的振动,这样可以减小控制套和活塞杆之间的摩擦力,避免电液转换器的卡阻。[2]

电液转换器原理

图1
图1是电液转换器示意图。调整定节流孔5的大小及调整调节螺母7改变变节流孔g的开度大小,使控制套4处于稳定平衡状态,且使活塞6差动阀盘上腔油压
与其面积
之积恰好等于差动阀盘下腔压力
与其面积
之乘积。此时活塞6不动。
当调速器处于平衡位置时,通过工作线圈的电流
,线圈3不运动,如果机组甩去负荷,则转速升高。这时,直流放大器有一正电流送入线圈3的工作线圈内,由于电磁力的作用,产生一个向上的电磁力,线圈3带动控制套4向上移。由于控制套4的上移,引起变节流孔g(喷油口)的开度加大,因此,差动活塞上腔压力
降低,所以
也下降。由于
不变,所以
,于是活塞4上移压缩十字弹簧。当电磁力与十字弹簧l的弹力相平衡时,控制套4停止上移。活塞6上移的结果使引导阀B、C两孔相通。与B孔相连的中间接力器下腔排油,引起中间接力器下移关闭。
反之,当机组增加负荷时,线圈3内通入一个负电流,线圈向下运动,控制套4也向下运动使变节流孔缩小,甚至关闭。因而
压力上升,于是
,活塞随控制套而下降,此时A、B孔通,因此经过一次过滤的压力油从引导阀B孔进入中间接力器下腔,引起中间接力器上移。
由图1可知,由于节流孔直径很小,而且喷油口直径也很小,因而供应这部分的油需经过二次过滤,以防止堵塞,致使电液转换器不能工作。通常给线圈3的启动线圈中通入一个7V的交流电振动电流,约13~15mA使十字弹簧和控制套经常有一个振幅很小的振动,因此消除了静摩擦力,减少了死区。[3]

电液转换器类型

电液转换器的种类很多,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从电磁部分的结构来分,有动圈式力矩马达和动铁式力矩马达。
(2)从电磁部分的励磁方式来分,有永磁式和外激式。
(3)从液压部分的结构来分,有断流式和继流式,或者滑阀式和蝶阀式。
(4)从油的工质来分,有汽轮机油或抗燃油。
(5)从使用工质的压力来分,有低压式(1.2MPa和2MPa)和高压式(8MPa和14MPa)。[4]
参考资料


目录
相关产品RElATED PRODUC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