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招募

当前位置:全球装备网 > 技术中心 > 所有分类

我国聚丙烯酰胺的不同划分方式与产业化进展

2023年06月02日 12:52:53      来源:巩义市波涛净水材料有限公司 >> 进入该公司展台      阅读量:13

分享:

不同划分方式聚丙烯酰胺的分类:

按照不同的划分方式,聚丙烯酰胺有多种不同的分类。

按照聚丙烯酰胺在水溶液中离解后产物所带有电荷的不同,可以划分为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和两性型聚丙烯酰胺;

按照在聚合合成聚丙烯酰胺的过程中参与反应的单体种类不同,可以划分为聚丙烯酰胺均聚物和聚丙烯酰胺共聚物(衍生物);

按照聚丙烯酰胺产品的形态,可以划分为水溶胶型聚丙烯酰胺、珠粒型聚丙烯酰胺、乳液型聚丙烯酰胺、粉剂型聚丙烯酰胺、水分散型聚丙烯酰胺(俗称“水包水乳液”);

按照其平均分子量的大小,又可划分为低分子量聚丙烯酰胺(<100万)、中分子量聚丙烯酰胺(200万-400万)和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700万)。

我国聚丙烯酰胺的产业化进展:

我国聚丙烯酰胺的生产初始于20世纪60年代,上海天原化工厂建成首套聚丙烯酰胺生产装置,生产水溶胶聚丙烯酰胺产品。

随着概念的引入,在20世纪80年代取得初步发展,上海生物化工研究院、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等多个科研院所开展生化法生产其单体丙烯酰胺的研究工作;

20世纪90年代经历了短暂的下滑和迷茫期,但在这一时期上海生物化工研究所成功开发了生化法生产单体丙烯酰胺的技术,胜利油田、江西昌九农科化工有限公司等多个公司采用该技术建成了丙烯酰胺的生产装置;

伴随着单体丙烯酸酰胺装置的规模化增加,21世纪初期聚丙烯酰胺行业快速发展,2010年后我国聚丙烯酰胺行业进入稳定发展期。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先后开发了水溶液聚合、反相乳液聚合、反相悬浮聚合、分散聚合等工艺,但我国大规模生产仍以水溶液聚合和反相乳液聚合为主。

目前,聚丙烯酰胺的主要制造地位于中国、北美和欧洲地区,我国已成为较大的聚丙烯酰胺生产国,产量超过产量的50%。

我国的聚丙烯酰胺厂家根据产品不同,可以分为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生产厂家和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生产厂家,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和两性型聚丙烯酰胺生产厂家也有,但数量和规模均有限。目前,我国有上百家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生产企业,40多家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生产企业。

表1 2018年我国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主要生产厂家情况

厂家产能/万t地点
中国石油大庆炼化公司25.4黑龙江省大庆市
东营市诺尔化工有限公司18.6山东省东营市
山东宝莫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8.2山东省东营市
爱森中国絮凝剂有限公司6.2江苏省泰兴市
北京恒聚化工集团3.6北京市通州工业开发区
安徽天润化工股份公司2.8安徽蚌埠市
郑州正力聚合物科技公司2.4河南省郑州市
张家口麦尔生化有限公司1河北全县
安徽巨成精细化工有限公司1安徽濉溪经济开发区
山东万达化工有限公司0.8山东省东营市
华北石油光大石化有限公司0.8河北省任丘经济技术开发区
淄博天海化工有限公司0.8山东淄博
东营盛立化工有限公司0.5山东省东营市
其他20.7 

2018年我国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主要生产厂家情况如表1所示,我们可以看出,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生产企业虽然多,但行业集中度较高,年生产能力在1万t以上的,主要有中石油大庆炼化、东营诺尔化工、山东宝莫、爱森(中国)、北京恒聚、安徽天润、郑州正力、张家口麦尔、安徽巨成,这九家企业生产能力共计69.2万t,占据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产能的74.6%;其中,规模较大的为中国石油大庆炼化分公司,年生产能力25.4t,一家占据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产能的27.4%;在表1中,我们还可以看出,企业分布也比较集中,山东有5家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这5家企业占据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产能的31.3%,黑龙江和山东这6家企业就占据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产能的58.5%,超过总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产能的一半。

我国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产品技术成熟,质量稳定,数量上基本处于净出口状态,且出口数量呈上升趋势。相比而言,我国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生产企业相对较少,规模相对较小,其中,规模较大的主要有东营诺尔、爱森(中国)、北京恒聚、江苏聚成、无锡新宇等。技术方面没有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成熟,存在产品单一,质量不稳定,较好产品还需要进口的情况。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水处理方面对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的需求迅速扩大,国内对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的研究也取得了较大进展,预计未来几年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行业将有较大变动。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全球装备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兴旺宝装备总站,转载请必须注明兴旺宝装备总站。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