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招募

当前位置:全球装备网 > 技术中心 > 所有分类

放射线有哪些种类,它们有什么特点?

2023年07月08日 19:55:55      来源:上海明核仪器有限公司 >> 进入该公司展台      阅读量:15

分享:

      放射线包括α(阿尔法)射线、β(贝塔)射线、中子及y(伽玛射线等。α射线是由高速运动的氦原子核(2个质子和2个中子)组成的,通常也称α粒子,α衰变时大多数粒子能量在49MeV范围内。因α粒子质量重,电离本领大,射程短,一般用普通纸张即可屏蔽住β射线是高速运动的电子流,有正负电子之分。负电子是稳定的,带有一个单位的负电荷,正电子带有一个单位的正电荷,两种电子的静止质量相同,其质量约为质子质量的1/1846。B衰变时,β粒子的能量一般在几十keV~几MeV间,在物质中的射程相对较弱,用有机玻璃或金属铝屏蔽即可起到防护的作用。中子是原子核组成成份之一,它不带电荷,质量数为1,比质子略重。自由中子是不稳定的,它可以自发地发生变化,生成质子、电子和反中微子,其半衰期为10.6分钟。因中子质量轻,而且不带电,只能靠碰撞消耗能量,故多采用含氢类的物质屏蔽。γ射线和χ射线一样,都是电磁波,又称光子,不带任何电荷,静止质量为0。γ跃迁时,γ能量一般在几keV~十几MeV,穿透能力较强,需要较厚的物质才能屏蔽,多采用厚混凝土墙或铅等物质来进行防护。

伽马射线

     伽马射线,或γ射线是原子衰变裂解时放出的射线之一。此种电磁波波长很短,穿透力很强,又携带高能量,容易造成生物体细胞内的DNA断裂进而引起细胞突变、造血功能缺失、癌症等疾病。但是它可以杀死细胞,因此也可以作杀死癌细胞,以作医疗之用。1900年由法国科学家P.V.维拉德(Paul Ulrich Villard)发现,将含镭的氯化钡通过阴极射线,从照片记录上看到辐射穿过0.2毫米的铅箔,拉塞福称这一贯穿力非常强的辐射为γ射线,是继α、β射线后发现的第三种原子核射线。

γ射线

       γ射线 波长短于0.2埃的电磁波。由放射性同位素如60Co或137Cs产生。是一种高能电磁波,波长很短(0.001-0.0001nm),穿透力强,射程远,一次可照射很多材料,而且剂量比较均匀,危险性大,必须屏蔽(几个cm的铅板或几米厚的混凝土墙)。  

χ射线

       χ射线 波长介于紫外线和γ射线间的电磁辐射。由德国物理学家W.K.伦琴于1895年发现,故又称伦琴射线。是由x光机产生的高能电磁波。波长比γ射线长,射程略近,穿透力不及γ射线。有危险,应屏蔽(几毫米铅板)。

β射线

       β射线由放射性同位素(如32P、35S等)衰变时放出来带负电荷的粒子。在空气中射程短,穿透力弱。在生物体内的电离作用较γ射线、χ射线强。β射线是高速运动的电子流0/-1e,贯穿能力很强,电离作用弱,本来物理世界里没有左右之分的,但β射线却有左右之分。在β衰变过程当中,放射性原子核通过发射电子和中微子转变为另一种核,产物中的电子就被称为β粒子。在正β衰变中,原子核内一个质子转变为一个中子,同时释放一个正电子,在“负β衰变”中,原子核内一个中子转变为一个质子,同时释放一个电子,即β粒子。 

中子

       中子不带电的粒子流。辐射源为核反应堆、加速器或中子发生器,在原子核受到外来粒子的轰击时产生核反应,从原子核里释放出来。中子按能量大小分为:快中子、慢中子和热中子。中子电离密度大,常常引起大的突变。 目前辐射育种中,应用较多的是热中子和快中子。

紫外光

紫外光或者紫外线,是一种穿透力很弱的非电离辐射。核酸吸收一定波长的紫外光能量后,呈激发态,使有机化合物加强活动能力,从而引起变异。可用来处理微生物和植物的花粉粒。    

激光

       激光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光源。激光也是一种电磁波。波长较长,能量较低。由于它方向性好,仅0.1°左右偏差,单位面积上亮度高,单色性好,能使生物细胞发生共振吸收,导致原子、分子能态激发或原子、分子离子化,从而引起生物体内部的变异。

      各种射线,由于电离密度不同,生物效应是不同的,所引起的变异率也有差别。为了获得较高的有利突变,必须选择适当的射线,但由于射线来源、设备条件和安全等因素,目前的是γ射线和x射线  

     可见光,红外线,紫外线等,是由源自外层电子引起。伦琴射线由内层电子引起。γ射线是由原子核引起。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全球装备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兴旺宝装备总站,转载请必须注明兴旺宝装备总站。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