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招募

当前位置:全球装备网 > 技术中心 > 产品文库

干熄焦旋转密封阀故障分析

2023年09月03日 13:30:47      来源:西安华英特轴承有限责任公司 >> 进入该公司展台      阅读量:34

分享:

  一、事件经过
  2012年11月26日21:20分一步排出旋转密封阀报“智能马达故障”,当时料位112吨,干熄焦巡检到现场后手动转旋转阀,但是转不动,立即组织运维人员检查溜槽,未见异物,之后组织人员开人孔检查,打开人孔后未见异物,有较多焦炭,准备掏炭。由于干熄炉还能继续装焦,停排出后装6炉红焦,22点停止装焦,料位363吨。
  排出经过降温,22:30左右开始掏炭,27日02:30左右掏完炭,但未见异物,期间多次现场手动盘车,还是转不动,组织维修人员用千斤顶顶旋转阀的叶片,但难度较大,04:30顶出两格叶片空间,观察下部三块叶片处未见明显异物,上部两块也未见明显异物,后怀疑轴承及润滑系统出现问题,打开旋转阀两侧密封室人孔,5:30打开非传动侧的轴承端盖检查轴承,也未见明显异常,后继续用千斤顶顶叶片,同时挂手拉葫芦一起拉叶片,旋转密封阀仍然不动。
  经过一夜的检查处理,旋转密封阀卡死现场未见任何进展,27日9:00现场决定对旋转密封阀进行更换,于27日中班21点新旋转密封阀安装试车完毕。
  二、背景
  旋转密封阀用在干熄焦系统,设置在排焦装置振动给料器的下方,是将冷却到平均温度约200℃以下的焦炭连续不断的从干熄槽内向外排出的装置。通过调节振动给料器的振幅,被冷却的焦炭连续不断的向下定量给出,进入旋转密封阀的上口,由减速机点机带动转子旋转,将焦炭从旋转密封阀的下口排出,旋转密封阀排焦的过程实现密封,避免了有害气体向周围环境泄露。
三、事件性质
  设备故障
  四、事件影响
  造成焦炉湿熄108炉。
  五、故障原因及分析
  28日,对换下的旋转密封阀进行解体检查,29日在拆卸阀体端面密封装置时发现转子非传动侧外圆密封槽上的一条保护环脱落,并卡在转子与壳体的间隙中,导致旋转密封阀转子无法转动。
  旋转密封阀端面密封原理(如图1):转子两端的外圆有密封槽,槽内装盘根和保护环,12条弧形不锈钢保护环在圆周上依次排开,不锈钢保护环由12块弧形密封环固定,在圆周上也依次排开,密封环通过等分分布的36个密封弹簧座定位,从而使密封环与外壳密封圈形成接触密封。在旋转密封阀工作时,润滑脂通过转子上的密封环与外壳密封圈接触面油槽,分布到整个密封面,在旋转时使密封环达到密封状态。

图1
  此旋转密封阀于2011年11月一步干熄焦年修后投产使用。在今年9月一步干熄焦年修之前,由于干熄槽斜烟道倒流板烧损变形严重,致使斜烟道经常出现浮炭现象,为避免浮炭循环风机只能降负荷生产(导致循环风量不足)。同时为了保证公司焦炭需求,还需大排焦量生产,致使排焦温度较高,达200℃以上(正常排焦温度一般低于160℃),排焦温度高导致旋转密封阀工况发生变化而旋转密封阀端面密封润滑脂(极压合成脂7408B-2)滴点为193℃,当高于此温度是润滑脂溶化成液态,使旋转密封阀端面密封起不到润滑密封效果,形成干磨(见图2)。11月26日其中一条磨损后松动的不锈钢保护环被带入转子与壳体间的间隙,并卡在其中,导致旋转密封阀卡死。

图2
  由于弧形不锈钢保护环在内侧,端面侧还有盘根和密封胶,在拆卸旋转密封阀端面人孔的情况下也只能检查到密封弹簧座和弧形密封环与外壳密封圈的密封情况,无法观察到端面密封装置内部磨损情况,如解体检查由于现场条件限制则无法进行回装,只能返厂检修。由于专业人员的经验不足,没有充分考虑到排焦温度高对润滑脂的影响,其次年修时对旋转密封阀的检修项目不够详细,外观检查无异样后只是检查了密封弹簧座和弧形密封环与外壳密封圈的密封情况,未对不锈钢保护环检查导致了此次事故的发生。
  在此次事故处理过程中,维检单位处理措施不当,致使一步干熄焦恢复生产时间拖延,负处理措施不当责任。

图3
  六、防范措施和建议
  1.需加强处理问题的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处理问题的能力。
  2.现将旋转密封阀两端密封气体压力Z低报警值设为6kpa(旋转密封阀正常工作时内部气体压力约为4kpa),当低于6kpa请立即通知点检。振动给料器线圈冷却压风管出口压力报警值设定为2kpa,此报警值仅为参考,以振动给料器线圈温度(高报129℃)为依据调整冷却风量。
  3.更换耐温高的润滑。
  4.旋转密封阀给油脂泵加油周期已由4次/小时改为6次/小时,约2天油箱补加一次润滑油。巡检每班检查给油脂泵工作情况,保证油管路及旋转密封阀润滑点无泄漏现象。每两周检查一次旋转密封阀端面密封装置润滑点润滑情况。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全球装备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兴旺宝装备总站,转载请必须注明兴旺宝装备总站。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