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企业百科 产品百科 技术百科 人物百科

蛋白分析仪 我有新说法
28 0
蛋白分析仪主要用于各种蛋白质的检测,对于多种疾病都有重大意义。

目录

蛋白分析仪介绍

主要用于全血超敏CRP、降钙素原(PCT)、胱抑素C(Cys-C)、D-二聚体(D-Dimer)等待定蛋白项目检测,其中血浆蛋白的检测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在某些慢性疾病的诊断方面,血浆蛋白的检测仍是期的诊断指标,如慢性肾病,糖尿病,风湿类疾病等。
在面世初期,传统的检测方法有定性和定性半定量两种。其中定性的有乳胶凝集法,该方法假阳性的机会比较多,很多医院已经淘汰掉了。还有一部分医院采用生化仪在测蛋白的指标,但是生化仪受其方法学的制约只能检测到分子量大的蛋白,如免疫球蛋白和白蛋白。而临床上所需要知道的恰恰是分子量精确到ng/ml或pg/ml的蛋白含量。专业的特定蛋白仪采用的是免疫散射比浊法。
在2013年,推出了PA8800,采用三维双散射比浊法具有检测线性范围宽、重复性好、灵敏度高、检测速度快的优点,既符合实验室免疫检测和临床发展的需要,也适合流程管理和质量系统的优化。
是近年来国内常购的临床检验设备。其实特定蛋白的分析无论从思路还是技术上都不能算是新产品。由于观念和临床运用的滞后,使其在国内成了新生事物。
使用单一专门化的仪器在国外比较普遍,对于一些非专门化的仪器也常用作单一的测定,如色谱仪,只要更换分离柱,可以测定多种的成分,但在国外实验室里常用有数十台的色谱仪以避免和减少柱的更换。这样做的好处很明显:首先,能提高效率。由于国外人工成本很高,提高效率成了降低成本的关键,从经济角度是合算的,而国内人工成本低,因而缺少这种意识。其次,能提高检测质量。使用专用仪器可以充分考虑到影响因素,从而在设计、使用上尽量减少误差提高检测量。即使是非专用仪器专用,也可以减少误差,并节约保养和标定成本。
就本身的历史和分析原理看,也很古老,当然随着技术的发展,检测的项目在不断增加。就仪器而言,在国内市场上的相当一部分是国外八十年代,甚至七十年代的产品。
的检测原理基本上是免疫比浊一统天下,差别仅在于结构方式上。可以说,一般生化分析仪也能做(当然结果差不少)。比浊检测是很古老的检测方式,在众多比色分析法中,比浊法是最不具备,光学特异性的,因此应用很少。但由于对特殊蛋白的测定要求反应特异性很高,需使用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才能达到要求。而比浊法在酶标技术产生前是免疫技术的基本检测手段,如单扩,双扩都是通过比浊来定性或半定量检测的。这了定量,专门为比浊生产的仪器就出现了,即如今的前身。
比浊法原理:利用光线散射原理,根据雷利散射公式,在一定条件下,透射光与微粒浓度成正比,散射光与微粒浓度成反比。(只适用于低浊度溶液)
从结构上主要分为透射比浊和散射比浊。
透射比浊,测定的是透射光和浊度的关系。结构简单,设计容易,但受入射光影响大,灵敏度低。
散射比浊,测定散射光和浊度的关系。灵敏度较高,但散射光因微粒大小和性质不同,可呈非均向散射,即不同的角度散射光的强度是不同的,因此利用散射比浊,不同的角度测定特性不同。大致说来,前散射因受血清中白蛋白,脂蛋白的影响小而常用,但不能排除乳糜的干扰。
影响免疫比浊的因素:1.抗原抗体比例。抗原抗体比例对复合物的数量和颗粒大小关系极大,当抗体>抗原时成正相关,当抗体<抗原时成负相关。2.抗体纯度和效价。3.增聚剂。在免疫反应中,为增强抗原抗体反应常使用增聚剂,如3-4%的聚乙二醇等,利用其破坏抗原抗体的水化层,促进其靠近反应,但如浓度不适合,高了会影响其它溶质或产生非特异性聚集影响结果。[1]

蛋白分析仪应用

为了探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的全自动在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筛查诊断中的应用。 用全自动及其配套试剂对 5738 例受检样本进行血红蛋白分析, 对筛查出的830 例异常结果的样本采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反向斑点杂交法(RDB)进行地贫基因检测,比较其符合率。 结果发现5738 例受检者中,共筛查出 830 例异常,检出率为 14.46%;其中,拟诊 α 地贫 480 例,占 57.83%;拟诊 β 地贫 316 例,占 38.07%;拟诊 β 复合 α 地贫 11 例,占 1.33%;检出异常区带 HbH 13 例,HbE 8 例,HbQ2 例,分别占 1.57%、0.96%和 0.24%。 经地贫基因分析,确诊 743 例,确诊率为 89.52%;其中,α 地贫 413 例,占55.59%,符合率为 86.04%;β 地贫 313 例,占 42.13%,符合率为 99.05%;β 复合 α 地贫 17 例,占 2.29%,符合率为 90.91%。 结论 采用 HPLC 技术的全自动对 β 地贫的诊断有良好的符合性, 对 α 地贫有一定的提示作用,可用于地贫的筛查诊断。[2]
参考资料


目录
相关产品RElATED PRODUCTS